这个国庆黄金周,水晶石——— 深圳大运中心也迎来了一些游客,但总体来说人不多。远不能和北京鸟巢人潮涌动对比,近的也逊于深圳湾大运火炬塔纪念广场。在蓝天下,三块巨大的水晶石熠熠生辉,游客在感叹清静的同时,也未免为这个投资超过四十亿元的庞大体育设施之冷清感到惋惜。大运会早已远去,深圳大运中心应挖掘更大的潜力。 不久前,龙岗政府在线在网页进行了“深圳大运中心再利用民意调查问卷”,98.82%的受访者表示清楚大运中心的地理位置,但有约20%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了解大运中心已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近20%的受访者半年以上才去一次大运中心。由于该调查在龙岗政府在线网页进行,因此填写调查问卷的应该绝大部分是龙岗人。可以看出,即便在龙岗,对大运中心开展活动的情况也有很多人并不了解。可想而知,深圳其他区域的市民对大运中心将更陌生。 今年年初,大运中心总运营商选聘活动尘埃落定,龙岗区政府与佳兆业集团签约交接。据当时介绍,接下来该集团将总投资不少于6亿元对大运中心进行改造完善和配套,打造集赛事、演艺、会展、商业、文娱于一体的体育文化公园。 不过,从目前看来,大运中心里边依然较为单一、冷清。除了国庆期间免费对市民开放的游泳馆吸引了很多人气,其他区域游客寥寥。在夕阳下,大运中心显得更加空旷,草坪边保安的眼神显得有些落寞。 实际上,在打下第一根桩之前,大运中心便被赋予了历史使命。负责大运中心等多个场馆建设的市建筑工务署介绍,由于深圳历史上没有举办过国际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城市快速发展,场馆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深圳是把大运中心主场馆和深圳未来发展的四个新城的规划结合。 而根据规划,大运中心作为未来体育(大运)新城13.95平方公里中的核心和标志性建筑,它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大运新城是龙岗中心城西部门户地区,以龙翔大道为界分南、北两个片区。其中,北片区为大运会主体育场馆所在区域,规划定位高端服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作为大运中心“一场两馆”以及香港中文大学选址所在地,该片区拥有生态、体育、土地等资源以及交通和产业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但从目前来看,大运中心依然没有发挥作用,自身人气尚未聚集,更谈不上对片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多更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