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资源网
头部广告一 头部广告二
设为首页 场馆介绍 视频频道 图片频道 场馆运营 国际专题 国内专题 企业专题 田协频道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首页-->专题-->蓬勃体育产业攀升合肥幸福度

蓬勃体育产业攀升合肥幸福度

来源:       作者:王靓        时间:2014-11-12

   编者按: 家住市中心,体育锻炼场所是个头疼事儿,别担心,合肥体育中心、体校全民健身馆等健身设施常年向市民开放,适时组织免费开放,且有200多所学校向市民开放体育场馆,明年,合肥还将有多所学校的体育设施将对市民免费开放。昨天,合肥市召开“万科杯”2014合肥国际马拉松赛赛前新闻发布会,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了解到,面对市民开放体育场馆、学校健身设施免费开放、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全覆盖等,是推进合肥市体育产业发展的“重头戏”.


  今天起,晨报将连续推出“聚焦‘万科杯 2014合肥国际马拉松赛”系列报道,一起回顾合肥体育产业发展历程与成就,共同感受合肥市民同步增加的幸福度。

  200多所学校体育场所 对外开放

  城市居民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烦恼,想去锻炼身体,在街边跑步人多车多,还有汽车尾气;去健身馆、体育场锻炼,路远不说,还得付费,长此以往可是笔不小的开销。

  “要将学校的体育设施,合肥体育中心、体校全民健身馆的健身设施等,都向市民开放,让市民可以在家门口锻炼。”合肥市体育局局长李殊介绍,自2011年起,合肥市开始“试点”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当年,共有53所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所对外开放,截至目前,全市有200多所学校向市民开放。我们已和教育局协商,明年,合肥市还将有多所学校的体育场所面向社会开放。”李殊透露道。

  除此之外,合肥体育中心、体校全民健身馆等健身设施常年向市民开放,适时组织免费开放,“例如每个月的8号,合肥体育中心的部分场馆是免费开放的,这已经成为市民健身娱乐的重要阵地。”

  今年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全覆盖

  不知道有多少细心的市民注意到,近年来,合肥市的全民健身场所越来越多,小区内、公园中、广场上,比比皆是。

  李殊介绍,2011~2013年,合肥市推进完成了61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1个省级乡镇全民健身广场、3个国家级全民健身广场、3个县级全民健身广场;10个社区体育俱乐部、100个省示范晨晚锻炼点的建设任务,极大地改善了全民健身的环境、条件。

  “到2014年底,合肥市将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全覆盖。”李殊介绍,这意味着,明年起,合肥市内的每个村子都有一个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台,有的村子还将进行全面健身路径建设。

  合肥市还注重推进全民健身示范工程。2010年,已完成了“一带”(环城健身带)、“一廊”(塘西河健身长廊)、“一苑”(杏花公园)的项目建设,环巢湖健身长廊已建成了滨湖步道、滨湖轮滑场健身苑等设施。2013年,建成了蜀峰湾体育公园和花冲公园健身苑,其成为合肥市单体投入最多、面积最大、设施最全、质量最好的全民健身设施新亮点,另外,花冲公园健身苑填补了东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空白。

  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方面,每年由市体彩公益金捐建10条以上,在城区强力推进全民健身苑健身,截至2013年底已完成204个,实现了“多点”开花。

  “引进”各类体育比赛、健身活动

  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火爆,是合肥市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另一亮点。

  李殊介绍,截至目前,合肥市先后承办了中国散打VS泰拳争霸赛、中国队与牙买加队足球友谊赛、中国队与泰国队足球友谊赛、九球国际邀请赛、足协杯决赛、首届“庐阳杯”中日韩三国围棋名人混双赛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3年,合肥市又成功引入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同曦队主场(合肥赛区),自此,不仅有力推动合肥篮球市场的发展,还能让合肥球迷在家门口近距离观看职业篮球比赛。同年底,安徽文一职业篮球俱乐部成功成立,填补了安徽职业三大球的空白,合肥本土企业试水体育职业化市场。

  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同样不可或缺。“近几年,我们不仅举办了合肥市运动会、龙舟赛、健身登高、迎奥运会、全民健身日活动等市级以上活动,还积极承办了全国第九届大学生攀岩比赛、全国无线电定向测向锦标赛暨嘉年华、全国元旦冬泳日暨安徽省第八届冬泳锦标赛等高水平群众性体育赛事。”李殊介绍,合肥市每年举行各类大型体育活动均在30项次以上,其中,元旦越野赛、安利纽崔莱健康跑、三河龙舟赛等被评为省级全民健身活动品牌。

  储备大批优秀体育人才

  培养体育人才,是推进体育产业的重要环节之一。李殊透露,目前,合肥市已经储备了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

  “合肥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校园足球联赛体系,这为合肥市足球队储备了一批优秀队员。”李殊介绍,同时,合肥市还大力推进 “市队校办”、“市队县(区)办”,通过整合社会体育资源,让更多的武术学校、体育特色学校、传统项目学校参与和承担竞技体育的训练任务。截至2013年底,已下放到县(市)区的项目队包括武术、排球、橄榄球、羽毛球,在训人数300多人,这些项目均表现不俗。

  2013年,在“市队县(区)办”、“市队校办”的基础上,合肥市继续打造一批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首批6所学校--长丰县城关中学、合肥市第48中学、合肥市裕溪路学校、巢湖市第四中学、巢湖市春晖学校、庐江实验中学已正式挂牌。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会员制度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旧版网站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0-2006 北京体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TEL:010-58695680/1/2/3/4/5 FAX : 010-58695690 京ICP证030722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537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602号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