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记者在永城市体育馆了解到,该馆自2011年1月25日对外开放以来,通过实施创新经营,不但“养活”了自己,还“接济”了市内的其他场馆,节省了不少政府资金。该市对公益性场馆实施企业化管理的效果正逐步显现。
以前,永城市体育馆像其他地方的公益性场馆一样,都要靠政府财政投资维持。2011年,永城市组建文化科技体育艺术产业发展管理公司,对体育馆、图书馆、科技馆、群艺馆、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以及汉文化博物馆进行企业化管理。公司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统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取得了把公共空间最大限度让给公众的良好效益。
永城市体育馆采取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和鼓励社会力量承包经营等多种方式,提高了综合利用率。该馆先后成功举办了5场中国国家男篮赛事、7场CBA球队赛事和31场大型文艺演出。永城市文化科技体育艺术产业发展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付克永介绍说,体育馆3年多来实现经营收入400多万元,不仅支付了举办会议、员工培训、日常办公的费用,而且弥补了其他场馆的部分亏空。科技馆建立全国第一个县市级科技乐园,通过特殊的科普知识展厅把科技和娱乐相结合,增强了互动性和参与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