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7)日,记者从市教体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已达184所,比2013年新增105所。今年新增开放体育场馆的学校,延伸到县区、城郊学校,标志着我市全民健身的步伐又迈进了一大步。
每天近百人来学校锻炼
16日下午,放学后的西山路小学安静祥和。19点多,家住学校附近社区的居民章玲像往常一样来到西山路小学打球锻炼,在学校操场上,已有数十名社区居民跑步锻炼。
“学校离社区近,体育锻炼环境好,也方便。”今年56岁的章玲热爱体育锻炼,平常经常跳舞、打柔力球,她告诉记者,几年前,对外开放体育场馆的学校很少,想打场球得经常满城找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了,环境也非常差。
自2011年我市对外开放学校体育设施以来,西山路小学在节假日的8:00-12:00,14:30-18:30,对外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在非节假日,早上和晚上部分时段,学校体育场馆也免费对外开放。开放的场馆包括该校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操场等场所。此外,学校还有一个舞蹈室,居民可以在该校登记后进行使用。
此外,节假日里学校专门派出值班人员,对社区居民使用场馆情况进行管理,场地使用规定在校门口进行了公示。
“现在社区的文艺团队排个舞、排练合唱什么的,经常都来这里练习,因为有贵重设施,所以才规定要登记使用。”西山路小学副校长唐军告诉记者,来学校锻炼的人,以打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跑步的居多,平时就有近百人,周末人更多,晚上跳坝坝舞的老年人也终于有了定所。
上百万人次享受场馆开放
西山路小学只是我市学校免费对外开放体育场馆的一个缩影。为调动学校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积极性,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规定,我市于2011年起,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的范围包括:田径场、室外乒乓球台、室外水泥篮球场、室外排球场、土坝足球场、室外羽毛球场及其它室外健身器材等。
在具体开放的时间上,原则上要求,各校体育设施开放时间为: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每天不低于8小时,寒假不低于15天,暑假不低于30天。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学校体育设施应全部对外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体育场馆的学校越来越多了,锻炼身体的成本越来越小,作为老百姓来说真的很高兴,希望有体育设施的地方和单位为大家开放。”章玲对记者说。
据不完全统计,自实施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工作以来,我市已有108.5万人次享受到便利。其中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西山路小学、火炬实验小学、警钟街小学等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深受好评,不仅有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开放的对外公示,还安排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并有严格的进入校门制度,辐射了学校周边社会人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免费开放需各方努力
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在安全防范和设施维护等方面,对学校管理是否造成不便呢?记者了解到,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的确遇到过安全隐患、管理、清洁等方面的问题。如今,免费对外开放实施三年多,一些问题在摸索中逐步得到解决,而还有一些问题则一直“悬而未决”.
“安全隐患是我们最担心的问题,我们在学校外醒目位置张贴了通知,对于入校人员,保安人员要进行盘查询问,建立进出校园出入登记制度。”火炬实验小学校长陈梅告诉记者,学校在对外免费开放体育场馆的同时,加强了校园内的安全电子网络防范体系建设,同时制定体育设施使用保护制度。
“免费对外开放体育场馆是教育回报社会的一项实质性工作,要可持续地发展这一工作,最好建立清晰明朗的相应管理制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校校长表示,免费对外开放体育场馆对学校而言,管理是面临的最大问题,学校需要人监督管理非行课时间的体育场馆使用情况,面临人手不足、人员配置不均等问题。
“个人认为,对长期免费开放的体育设施项目,应该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对学校管理、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应出台一些具体明朗的方案。”该名校长表示,除了解决制约对外开放长足发展的上述难题,市民自身也要注意安全防范,自觉维护体育设施设备、校园环境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