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健康云南建设,昆明市要重点发展大健康背景下,省政协文史委员会提议将拓东体育场改为云南省全民健身中心,方便市民一站式运动、餐饮和购物。
来自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的集体提案提出,目前,云南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明显不足,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差距很大。
近年来,全省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虽然得到不断加强,但仍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尤其是昆明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滞后,综合性的体育设施稀缺。根据国家《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和《公共体育馆建设用地标准》,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其中城市人口规模为200万以上的,应建容纳1-1.2万人的体育馆,容纳3-4万人的体育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昆明市人口已达645万人,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远远落后。
目前,作为省会城市的昆明,唯一的省级全民健身中心--拓东体育馆始建于1958年,年久失修、功能落后。市级最大的体育场(昆明体育场)也只能容纳1.5万人,无法承接国际性、全国性的大型体育赛事和活动,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已属罕见。
鉴于上述情况,委员们建议,将昆明拓东体育中心改扩建为云南省全民健身中心,增补为“十三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大力支持,引入社会资本,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力争建成一个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据了解,成都体育中心整体提升改造项目正在实施之中,将建设成为集健康营养中心、经典运动中心、儿童运动中心、水上运动中心等为一体的大型运动综合体,市民可一站式运动、餐饮和购物。
昆明拓东体育场改扩建,可借鉴成都经验,建设成为昆明标志性的大型全民健身综合体。
民进云南省委集体提案:
落实医保卡资金支付运动健身费
民进云南省委也提案建议,出台可行性方案,落实医保卡资金用于支付运动健身费用。
来自民进云南省委的省政协委员在集体提案中提出, 云南省早在2004年就审议通过了《云南省全民健身条例》,使全民健身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然而真正实现全民健身,还存在不小差距和难度。如:体育馆难以面向公众免费,全民健身的设施、场地从总量到档次还不能适应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等。
提案中指出,我省已出台文件明确个人医保账户资金可用于支付体育运动健身费用,但可操作性差,难以落实,应尽快细化政策、拿出可行性方案,真正使医保资金能够用于体育健身,促使公众加强身体锻炼,带动体育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此外,各级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各个相关部门的联席议事制度,将全民健身纳入到地方政府工作的考核目标,作为一项考评内容,不断完善各级政府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同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在全民健身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想健身、能健身、会健身的问题。
同时,各地应加大对综合性较强、质量较高的群体健身设施的投入,多渠道引入民间资本推进健身设施的建设力度。要把健身运动场地纳入房地产规划的硬性审批项目,做到住宅区的体育健身设施与住宅区的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针对目前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整体开放率较低,大部分学校的场馆设施在节假日期间、学生课余时间基本闲置的问题,委员们建议,地方政府应当为开放体育设施的中小学校办理责任保险、提供经费支持和其他必要的帮助,做好开放后的组织管理、安全保障,让学校的体育场馆能对外开放。
同时,应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体系,形成全民健身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有规模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让志愿者特别是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成为活跃基层体育健身的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