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风口在借势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和冬奥会的势头越来越强。不仅体育运动本身受到热捧,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在借势而为。1月17日,北京体育文化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北体集团”)正式与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约顿气膜”)签订股票发行认购协议,北体集团认购约顿气膜51.6%的股权。北体集团将气膜场馆制造纳入自有业态,完善了“建设+运营”的产业链。约顿气膜也可以借助北体集团的技术优势、投融资优势、政府资源以及国际化资源快速发展。
根据协议,北体文化通过现金1.4亿元以每股不超过人民币4元的价格认购3500万股约顿气膜发行新股,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占股比例达51.6%.北京体育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刘学恒表示,中国体育产业最大的需求不是购买足球队,而是大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而在这个需求之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场馆。
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场馆面积仅有1.4平方米,而美国的人均面积达14平方米。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北方等地区出现雾霾,对户外运动群体有一定影响。据了解,气膜体育场可以将雾霾隔绝在外,建设成本是钢精混凝土建筑体育场的30%,节约能源50%,建设周期仅3个月,寿命一般在30年左右。以北京朝阳区某羽毛球馆为例,该场馆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投资额约500万元,其中包括气膜建筑350万元,建设周期3个月。正式运营后,年度收入350万-400万元,运营费用30万元,运营能耗20万元,投资回收期预计为18-20个月。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人均场馆面积将达到2平方米,体育场馆将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社会资本纷纷涌入。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相比2014年的1.36万亿元增幅达121%.数据显示,美国体育产业总量接近5000亿美元,体育占了GDP大概3%左右;日本的体育产业占GDP的2.6%;目前中国体育相关产业在GDP的占比为千分之七。
刘学恒表示,如果将中国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从1.4平方米增加到2平方米,这个0.6的增加乘上14亿人口,就是8亿平方米,这样的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据约顿气膜市场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在北京只有60个气膜场馆在运营,全国也只有300个场馆,而美国目前有4000个气膜体育场。据刘学恒表示,北京的学校应用气膜场馆的多为国际小学,上千所公立中小学没有建气膜体育场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