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资源网
头部广告一 头部广告二
设为首页 场馆介绍 视频频道 图片频道 场馆运营 国际专题 国内专题 企业专题 田协频道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首页->一周商务话题•奥运经济: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商机

一周商务话题•奥运经济: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商机

来源:场馆网       作者:Administrator        时间:2005-11-25

  当一次全民瞩目的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奥运经济正在显现出它的力量。从奥运场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到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以及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即将揭幕的推介会意味着北京奥运的商机自此洞开,有数字显示,这一商机的规模会超过2800亿元人民币。

  奥运商机扑面而来,奥运经济浮出水面。但仍有不少人有疑问,奥运会只是一次国际体育比赛,又有多少“经济”可言?奥运经济究竟从何而来?这显然是一个急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一系列数字的出现正是最好的答案,其中包括:奥运会的举办将为北京带来新增投资1600亿元;将给北京带来新增消费支出880亿元;将诞生100万个就业机会;将拉动北京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6%;将令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奥运经济拉动北京现代化5.6%???提前两年实现人均GDP6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有专家指出,奥运经济不仅是大企业的盛宴,中小企业同样有很多机会。

 

[主打报道]

  奥运经济不仅是大企业的盛宴,中小企业同样有很多机会。北京市发改委主任丁向阳曾向媒体表示:政府会为中小企业在奥运经济中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希望它们在奥运经济契机下做大做强。

  奥运经济:每年0.3%的额外增长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成功使得举办奥运会不再是“赔钱的活动”,奥运经济成为带动一国体育产业乃至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以韩国为例,根据北京奥组委的研究报告显示:韩国借1988年汉城奥运会良机,推动经济超高速发展,1981~1988年经济增速年均达12.4%,1985~199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300美元增至6300美元,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

  2001年,高盛亚洲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直受到供应瓶颈困扰,而主办奥运将触发中国在未来几年内基建开支大幅增长,以及获得长期效率收益,受惠的将不仅仅是体育、旅游等产业,其他如运输、信息科技、物流等服务性项目都大受裨益。高盛推算出,申奥的成功将为2002?2008年的 中国经济每年带来额外的0.3%的增长。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资料显示:奥运会前后的7年间,北京市累计投资需求将超过15000亿元(见表《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市场》)。为此,北京市政府在2004年2月专门成立了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作为其唯一的招商平台,并将之定义为: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政府需要招商引资的项目推向市场。

  2004年4月18日,北京市发改委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主办了以“新北京、新奥运,中国和世界的商机”为主题的“投资北京???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作为主办方的任务就是推销总投资规模达到1350亿元的376个项目,包括22个重点包装项目和354个一般包装项目,前者总投资为550亿元,后者总投资达800亿元。项目类别涉及基础设施(总投资730亿元)、高新技术、文教体卫以及投资额约470亿元的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商贸旅游、节能环保等其他项目。

  中小企业:最能有所作为

  “在北京的奥运经济条件下,最能有所作为的是中小企业。”丁向阳认为,灵活的中小企业能够快速介入奥运经济带来的新商机。“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也正在加大。”他说,今年政府将拿出5亿元设立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中小企业的产业扶持、担保贷款支持和服务体系建设等,该制度还会逐年延续。“政府的支持会为中小企业在奥运经济中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希望它们在奥运经济契机下做大做强。”

  丁向阳认为,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自身机制特点十分灵活,能够很快介入一些新的商业机会,参与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开拓,而大企业因为其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都已经比较稳定,想调头进入新领域的难度相对较大。以奥运带来的新商业机会为例,比如:安检系统的开发投产、公共场所软件系统的开发等都将会为占中小企业绝大部分比例的高新技术企业带来机会,“其中的一些机会甚至是填补空白的”。“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将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丁向阳说,支持的重点领域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都市工业、现代流通业和农业产业等,这些领域与奥运经济都有很大关联。

  记者了解到,从2005年到2008年的三年间,政府将累计为3万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累计贷款担保额将超过1000亿元,担保机构由现在的50多家发展到100家。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都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后奥运阶段:中小企业机遇多

  在北京市奥组委公布的奥运市场开发计划里,国内的奥运市场开发计划分为赞助计划和特许计划两个部分,赞助计划分为三个层次:北京2008奥运会合作伙伴、赞助商和供应商。原则上每个行业只有一名,并具有排他性。这给众多中小企业的感觉是门槛太高,不能进入。但其实,奥运经济不仅仅是大企业的盛宴,中小企业同样具有很多机会。

  北京市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的重点领域均与奥运经济有很大关联性,这些领域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都市工业、现代流通业和农业产业等。

  在2004年的那场“投资北京???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上,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曾向中小企业献计献策:对大型厂商来说,他们的机遇主要在前奥运阶段(从申办成功到奥运前夕)和奥运举办当年,而中小企业的机会主要在后奥运阶段。中小企业在奥运经济中的巨大潜能和作用需要充分发挥。但是,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在奥运经济的竞争中,中小企业有许多先天不足之处,而这些弱点是中小企业本身难以克服的,这就需要政府在奥运经济的规则制定中给予扶植。

  汤敏认为,奥运经济收益最大的应是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又是中小企业的强项以及聚集地,也是中小企业抓住奥运经济的主要机遇所在。

  [权威解读]第三产业在奥运商机中的空间

  我认为在所谓的奥运商机中,服务业的空间相当其他大的部类发展空间更大。首先因为我国目前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其次奥运商机中首先直接受益的产业和行业,集中在建筑建材,环保,信息物流,旅游,文化,体育,信息服务等方面,这些产业和行业大部分是服务行业,奥运商机不仅是个市场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用奥运会对各种服务业的高标准,使我们这些产业和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质量,服务向国际水平靠线,增加技术,含量,也就是说要提高一个档次,而绝对不能满足现状。

  奥运会对社会各种服务,特别是现代配备性行业要求比较高,这是我们借此机会使我国的服务行业普遍上一个台阶的极好的时机,因为,服务业的升级对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商务和社会服务功能非常必要,实乃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会之必须。我们宜给以足够的重视。

  奥运商机中理应包括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专家预测可在数年内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服务业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大于制造业这也是公认的事实,就业岗位的增加有利于把奥运商机中的供给盘子转化为拉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增加的最终需求,使经济尽快地进入良性循环。

  因此,我认为服务产业利用奥运会大有可为。

  但一些企业对奥运市场的期望值太高,想一口吃成胖子,这是不现实的。哪怕真吃下去了,也消化不良,可能会搞垮企业。另外,企业也不要以为拿到奥运商机就是成功,不实事求是,就有可能使奥运商机变成企业危机。

  建议,企业进入奥运市场,必须在一个局部领域内形成产品垄断。这首先要掌握准确的信息,根据信息找到合适的定位。其次,现代技术更新快,产品寿命短,企业必须要有超前的市场意识和产品竞争力。也就是说,拿到商机,还要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产品升级。

  魏纪中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北京奥组委执委

  [小贴士]奥运市场七大需求

  1:材料和设备市场

  28个比赛项目约有1.7亿美元的器材需要采购

  2:环保市场

  悉尼奥运场馆卫生市场服务费用约3000万美元

  3:旅游市场

  2008年到北京的海外游客将达到470万人次

  4:特色商品市场

  开发针对奥运需求和中国文化特点的商品尤为重要

  5:餐饮市场

  游客最爱光顾有自身特色的餐饮娱乐市场

  6:安保市场

  雅典奥运安保投人达10亿欧元

  7:文化市场

  奥运题材的火爆给企业广告介入创造了条件

  [相关链接]奥运商机数据库

  ■2800亿

  2002年至2008年,北京市用于奥运会相关的投资总规模将达2800亿元,其中直接用于奥运场馆和相关设施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1340亿元。

  ■0.3%-0.5%

  申奥成功,除了给中国带来举国欢庆和民族自豪感之外,最实际的利益,应该是在2002年至2008年间给中国的GDP带来的额外增长。

  美国高盛研究机构的预测数字显示:北京申办奥运,将有助于7年间中国GDP增长率提高0.3%-0.5%。

  ■100万

  我国在申奥成功之后的7年中,将因此新增100万个就业机会,相关影响将延至2008年之后。

  增加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建筑业、 房地产业、环保业、电子信息产业、文化体育产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等,以第三产业为主。增加就业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04年至2009年的6年间,其中高峰将出现在2006年至2008年。

  ■15000亿

  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据测算,包括前奥运时期、奥运举办期间以及后奥运时期的未来7年间,北京市累计投资需求将超过15000亿元;作为一个常住人口有1456万的特大型城市,去年仅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就超过1900亿元,未来7年间,消费需求总量将保持扩张趋势。预计社会消费品总量将超过15000亿元。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鍦洪璧勬簮缃
鍦洪璧勬簮缃
鍦洪璧勬簮缃
鍦洪璧勬簮缃
场馆资源网
天津奥力达胶粒销售有限公司 江门市长河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同欣 北京易思普 北京绿茵天地 华东控股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广州柏奥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会员制度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旧版网站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0-2006 北京体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TEL:010-58695680/1/2/3/4/5 FAX : 010-58695690 京ICP证030722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537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602号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