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时”2013中国行,从上路的那天起,就是一段故事的开始。厦门,无疑是这个故事中最浪漫的篇章。龙岩站的完美谢幕,给厦门这个本就令人神往的地方又添了一些期待。一个礼拜的时间也“恰好时”的证明了,这的确是个值得被期待的地方。
.jpg)
当全国大多省市都还停留在初春未散尽的寒意中时,厦门却早已是春暖花开。悠闲的厦门人,知道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完美的结合在一块。即使是忙到焦头烂额的时候,厦门人也会泡上一壶茶悠悠的喝起来。他们和你谈工作,似乎是在述说生活;谈生活,又似乎是在和你聊工作。在这个浪漫的地方,工作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
厦门康体业有着这样一位元老级的人物,今年70有余。他和“恰好时”的情谊,从十多年前就开始了。一直以来,他都站在体育事业的最前线,如今虽已归隐,但他的徒弟们依然活跃在前线,为厦门的体育事业奋斗着。
在老人客厅茶几底下压着一张剪报,上面是一篇关于厦门有着五十七年历史的老体育场要改造的消息。据老人的女婿说,老人以前的家就在那边,看着已经破败的操场,老人很希望老操场的环境能得到改善。但因为对过往日子的怀念,老人对那片已经秃了的操场要改建又有着许多的舍不得。
念旧的情怀,似乎是浪漫的厦门人所共有的。不去改变记忆中的样貌,让它成为一种历史的留存,厦大的网球场也正是如此。水泥地、不锈钢柱子的网球柱、捆绑固定的网球网,很难明白为什么这个美丽的校园会有着这样一片简陋的网球场。但当了解到这片场地是这个学校最早的球场之一,有着超过几十年历史的时候,似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会以这样简陋而朴实的样子留存下来了。
.jpg)
当快节奏的“恰好时”与慢生活的“厦门”相遇之时,才发现,网球在厦门不再是一项事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在湖里区有着一片“大隐隐于市”的球场,在没有走近它之前,是猜不到它究竟有多么的令人欣喜的。一片已经不大年轻的网球场和一间古香古色的茶室。一动一静,一快一慢,这两个似乎扯不到一块去的元素,却在这里融合的如此微妙。据记者了解,球场主人无论是从场地的建设到运营、青少年网球选手的培养到赛事,还是到网球协会的建立与推动,都做足了规划和打算,他渴望能用自己的方式,为网球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一个多礼拜的时间,在这个浪漫的地方,“恰好时”收获的是网球的另一种态度。念旧、慢生活、享受安逸,这些厦门所特有的个性,让厦门人对于网球的追逐,不在意是否有完美的硬件设施,不在乎要有多么养眼的外观,只求将浪漫的情怀融入生活之中。所以,会有已经年迈的操场,和作为历史而留存下来的网球场。在这里,网球=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