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教育城规划建设决议获通过。广州教育城如何做到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今年市“两会”期间,市民进提交单位提案,建议广州教育城建设要统一规划布局,实现深度的资源共享。首家入驻广州教育城的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爽透露,与大学城不同,教育城实行“组团”入驻,同一组团的几个学校之间共享规划很多,会有统一的体育馆、图书馆,避免重复建设。 陈爽说,广州教育城与大学城的最大不同之处,是高职和中职院校实现“组团式”进驻模式。目前确定了将有24所院校—包括6所高职院校、12所中职学校、6所技工院校和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迁入分两期入驻教育城。将于2015年9月首批入驻教育城一期的13所院校中的11所,将按领域分为交通运输组团、城市建设工程组团、工业制造和信息化组团等3个组团入驻,实现资源共享、中高职衔接,实现由中职到高职的覆盖。其中交通运输组团由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等3所院校组成,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该组团的龙头院校。 组团式进驻的好处是,除了设立类似大学城的城际共享区外,组团间还将设立校际共享区。校际共享区在图书馆、体育馆、医疗设施间实施深度共享,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规模被大幅压缩,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三所学校共享的公共图书馆,而三所学校还将共用一个体育馆。陈爽表示,由于都是交通专业的学校,三所学校在实训方面也会尽量实现共享。广州教育城所有高校都是市属高校,有利于统筹协调。 陈爽设想,下一步,教育城可以探索学分互认制度,让有志继续发展的中职学生能在高职学校的课程中获得学分,为他们以后深造提供保障,同时,“学分互认”也有利于实现专业本科,甚至专业研究生的探索,为职业教育高层次发展提供空间。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