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城市民王女士通过“民声连线”反映,位于济南经十东路的省博物馆、省美术馆等大型文化设施没有配建商业综合体,致使市民前去参观时,中途想买瓶水、买个面包都没地可寻。省政协委员宋焱了解情况后,和其他几名省政协委员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像这样的大型场馆,不仅要完善商业配套设施,更可以引进一些济南的土特产品售卖,彰显省城特色。 市民王女士表示,前不久她带着老家的几个亲戚到省美术馆看画展,由于参观的人多,他们10点左右到达后,排了两个小时队还没进去,孩子又累又饿,嚷着要吃东西。可王女士在场馆内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卖食品的柜台。出了门一看,周围广场也十分空旷,连个小卖部都没有。“我们本打算买个面包、火腿肠让孩子垫垫肚子,等看完了再找地方吃饭,可场馆附近啥也没有,孩子实在饿得难受了,我们只好放弃排队,开车到市区吃饭。等吃完饭,已经没有再回去排队看画展的兴致了。”王女士说。 为此,王女士建议,省城的大型文体场馆越来越多,但因为位置偏僻,大家前去参观游玩时,势必会用半天或一天的时间,因此,场馆周边应配建商业综合体,满足市民的餐饮、购物需求。 省政协委员宋焱听后,也觉得建议十分合理。在和其他几位政协委员的讨论中,她表示,大型场馆在规划时,就应该把商业配套考虑其中,且同时开工,并与场馆一同交付使用。另外,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还可以引进一些济南的土特产品售卖,彰显省城特色。让外地人来参观时,既有精神享受,又能把浓浓的“济南味”带回家。
相关新闻: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