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场馆资源网始终陪伴行业同行。在这一年里,场馆行业依然面临无数的机遇和拐点,场馆资源网也见证了不少行业历史时刻。岁末年初,我们希望通过每年一度的盘点,回首2013,展望2014,通过我们的共同记忆,为行业前行服务。
年终盘点系列报道(一):重磅炸弹警醒行业
2013年在业内引起不小波澜的一条新闻无疑发生在2013年4月19日。当天,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取消体育场地施工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19日当天,场馆资源网记者致电国家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了解到,此征求意见稿确实存在,同时意见稿中关于“取消体育场地施工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内容属实后,迅速在网站上发表了题为《取消体育建设工程资质?住建部征求意见引关注》的新闻。

文章发布后,在业内引起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热议。来自行业内的声音分为了两大不同的阵营:抵触和拥护。自体育建设资质实行以来,体育场馆的招投标和衡量一家建筑企业的实力,往往通过资质等级这一最为直观的标准。而在招投标过程中,对资质的要求也十分明显。
因此,抵触者认为,场馆建设行业本身的门槛就很低,本身就造成了行业从业者自身素质良莠不齐,一旦资质取消,其他同类建设企业蜂拥而至,行业未来发展必将出现瓶颈状态,只有通过更加激烈的竞争才能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对目前行业的发展不利。
另一方面,拥护者则表示,资质取消是一个契机。完全市场主导后,政府部门节省精力、施工企业节约费用,各方会更重视业绩和质量,对优质产品的供应商也更好。这也就意味着拼口碑、拼服务的时代即将来临。
其实在采访过程中,住建部一位人士在受访时有过一句反问:“资质的取消应该是好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呢?”也许在这位受访人心目中,资质取消带来的影响和拥护者的观点应该极具相同之处吧?

随着消息的传出,业内企业纷纷进行反思。如果资质取消了,行业会发生什么变化?企业将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场馆建设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带着种种疑问,行业内部在2013年也进行了很多次的座谈和讨论。在2013年4月份南京举办的场馆运营论坛前夜,来自全国的几十家一级资质企业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8月,中国田径场地器材装备代表企业在中国田径协会装备器材委员会的组织下,发表了“从自身做起,提高行业自律,加强田径场地建设”的倡议并宣誓,力求将质量做为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未来市场的发展。
而对于行业的反思,我们坚信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开始审慎自身,寻找更加广阔的发展之路。
.jpg)
相关新闻:
取消体育建设工程资质?住建部征求意见引关注
2013中田协场地建设行业发展研讨会专题
2013华东区体育场馆建设运营交流会分论坛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