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开始,我省16个地市同时启动。那么,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我省体育场地普查进行到什么程度了?在普查过程中又采取了哪些举措?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采访。
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普查工作
为做好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全省16个市、105个县(市、区)均成立了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其中,淮北、滁州、马鞍山、六安、安庆5个市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副秘书长担任,利辛、长丰、繁昌等55个县、区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县长(副区长)担任。
全省各市、县、区都按照要求由体育、统计、教育、旅游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开展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实施方案。其中,淮北、滁州、马鞍山3个市和凤阳、桐城、黄山区等27个县(市、区)的普查通知以政府名义印发,安庆市及潜山等6县普查文件由体育局和教育局联合签发。
强化培训,提升普查人员素质
这次全省普查培训工作借鉴了福建省的经验,委托安大、安师大、安财大三所大学的专家教授参与普查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全省共召开培训会75场,参加培训人数达到7692人,培训工作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的。
广泛宣传,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省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宣传方案》,在省体育局门户网站上开设了六普专栏,编发了6期《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简报》,征集了宣传标语、口号,在全省3400余家体彩专营店的LED显示屏上对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进行了滚动宣传。
截至目前,各市、县、区通过新闻媒体对体育场地普查宣传报道234次,其中,电视台播报97次,广播电台播报71次,报纸报道66篇。设立了宣传(网)站 62个、悬挂横幅1133条、张贴标语1151条、制作宣传板报(牌)779块,开展咨询、活动宣传60480人次,编写简报114期、印发宣传资料 70425册(份)。
扎实推进,普查登记全面铺开
为确保场地不重不漏,普查员们深入到每个学校、街道、社区、乡村等企事业单位,向被调查单位详细地解释宣传此次工作的重要性,建立了当地体育场地名录表。他们对每个体育场地、每一项指标的填报,都以原始资料和现场测量数据为依据,严格遵守“不重不漏”的原则,做到数据的真实准确。
截至3月1日,巢湖市、和县、谢家集区的普查填报工作已全部完成,进入了数据核查阶段;凤阳、青阳、怀远、当涂、毛集等20多个县区普查登记工作完成80%左右;全省一半以上的县区普查登记表完成了60%以上。
根据《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体育场地普查登记工作计划在3月底结束。下一步,普查工作的重点是对普查登记表进行审核、检查、录入和汇总。
为保证“体育场地不重不漏、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把数据质量放在首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细致全面,做到“地毯式”普查
本次体育场地普查按照属地原则进行,全省各级普查机构采取不同形式组织普查人员深入到街道、乡镇、社区和单位,一个不落地摸排体育场地。为确保体育场地普查不重不漏,一是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去查找体育场地。省体普查办通过与省教育厅、统计局、旅游局积极联系,取得了学校、企事业单位、星级酒店、度假村等目录库,结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建立了体育场地名录库。各市、县、区也根据 “511”、“万千百”等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台账,建立了相应的体育场地名录。二是通过现代信息手段来拾遗补缺。通过google地图、百度搜索等信息媒介,快速准确地查找、定位体育场地。三是要求各级普查机构将填报体育场地在街道、社区等人口密集处公开公告,实行有奖告知,鼓励群众参与到体育场地普查工作中来,为普查工作提供信息。通过三项措施,全省体育场地普查做到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出现空白点。
严格标准,做到“阅卷式”审核
按照《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和审核验收工作实施办法》,我省建立了普查数据省、市、县 “三级审核”制,严把数据质量关。一是县级普查机构对基层上报的普查登记表逐表、逐条、逐项、逐字进行审核,重点是核查登记表填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二是市级普查机构对辖区内县级普查登记表进行检查,重点是对照已经掌握的体育场地有关名录库和有关要求核查县级体育场地普查登记的全面性和一致性。三是省普查办委托安大、安师大、安财大三所高校体育场地普查专家对县级普查机构汇总的登记表进行“阅卷式”审核,重点是核查普查表中属性指标、规模指标、专项指标的准确性,经济、效益指标的合理性。通过三级审核,使普查数据真正达到“三相符”,即:各普查登记表相符合,各指标间关系相符合,表中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精确核对,做到“过筛式”录入
为做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全省各县级普查机构精选了录入员、校对员,既精通普查工作,又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方法,对每项普查数据进行“过筛式”录入。在录入时,普查人员对普查数据进行逐一核对,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并通过普查信息处理系统对普查数据进行查询和检索,消灭数据填报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最后,省、市、县三级还将严格按照规定的抽查比例和抽查方法严格进行抽查,防止漏报、重报、错报现象,一是认真检查体育场地普查“三表一单”的填报情况。二是根据各县、区普查办计算机录入的体育场地一览表随机抽取一定比例(县级30%以上、市级20%以上、省级10%以上)普查登记表进行抽查,同时选取一定比例(县级10%、市级5%、省级2%以上)体育场地进行现场实地抽查。三是根据各县、区所辖乡镇、街道、社区和单位分布图有重点地选择一定数量的乡镇、街道、社区和单位对体育场地进行现场察看,再调取普查登记表进行核查。
通过普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本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差错率确保控制在1%以下。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