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是德州市体育中心五大场馆免费向市民分时段开放的首日,记者走访发现,各场馆并没有出现市民扎堆抢场馆的现象 。 不过,在场馆锻炼的市民表示,场馆免费对市民开放是市委市政府给百姓送的一个健康大礼包。
开放首日场馆有点儿“冷”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自4月1日起,市体育中心篮球馆副馆、室外篮球场、室外网球场、全民健身羽毛球馆和全民健身中心乒乓球训练基地分时段免费向市民开放,以满足我市群众不断增长的对健身场馆的需求。
开放首日,记者对开放的几个场馆进行了走访,发现并没有出现因为免费开放市民扎堆“抢”场地的现象,各场馆仍然略显“冷淡”。
当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市体育中心,首先在篮球馆副馆、室外篮球场和室外网球场都没有健身的人。在全民健身羽毛球馆,也仅仅在两块场地上有4名群众在打球,工作人员称:“可能是很多市民还不知道免费开放的消息,所以来的人较少。另外一个原因,毕竟是工作日,很多上班族没有时间来运动。”在乒乓球馆内,同样只有四五位市民在打球,馆长陈力告诉记者:“一般下午运动的人会多一些。”果不其然,到了当日下午3点左右,乒乓球馆内6个球台供学员练球,剩余的6个球台都有市民打球。
市民称赞公共体育场馆“还之于民”
“这是市政府给老百姓的一个社会福利,一个健康大礼包啊!”当天正在乒乓球馆打球的市民闫长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曾经在一家国企担任负责人的闫长军是一名乒乓球爱好者,他对于我市公共健身场馆分时段免费对百姓开放大加赞赏。他认为,这体现了我们城市的文明进步程度,更有利于建设健康和谐社会。“如今体育场馆免费向百姓开放,肯定可以带动很多百姓走进场馆参与体育健身运动。”
闫长军认为,近几年我市从县(市、区)到主城区,增加了很多健身设施和场馆,为百姓健身提供了诸多方便。“这就是关注民生。”闫长军说。
陈力也表示,因为场馆之前的主要功能是青少年培养,所以球馆的工作人员都曾是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来球馆免费打球的市民随时可以找馆内的教练员进行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
群众观点:场馆免费开放需更多社会支持
公共健身场馆分时段免费对市民开放是惠民的好事,这也是体育局将专业场馆向全民健身功能转变的一个重要举措。然而,有市民也提出,场馆免费开放,一是场馆的公共设施需要市民自觉维护,二是场馆免费开放的可持续性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
闫长军提出:“场馆免费对市民开放看的是能否持续,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卫生、水电等都需要资金,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就需要我们认真考虑。”
在球馆打球的李先生提出了同样的疑问:“球馆来的市民多了,秩序和卫生能否保持,这需要市民的自觉,更需要一些实际的支持。”
闫长军认为,场馆今后的运行,一方面政府应该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更应该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比如,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对球馆进行冠名,这样对企业有宣传作用,场馆也获得了一定的维护资金。
通过采访不难发现,市民在乐享场馆免费开放带来的实惠同时,也在为场馆免费开放的可持续性而考虑。也许,市民的建议会给场馆今后运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