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放体育场馆其实是好事情,但是背后却引来太多的隐患:外人进来,给学校管理造成太多的麻烦;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等等。这样很多校长也就干脆,“打心眼里,我支持球馆不对外开放,应该收回来。”
其实,对于学校来说,对于体育场馆开放带来的诸多问题,难免有太多的顾虑。如此没有担忧,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样来说,却并不是好事。学校的体育场馆空置,削弱了其使用价值,而附近居民却没有地方可运动。这里面,的确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目前来说,我市香洲区建设了许多户外体育场地,特别是沿河路、大镜山等附近建设了许多运动场地,但这些设施远远未能满足居民的需求。而学校的运动场地,学生放学后一直空置,一边有运动的需求;另一边却是限制居民进入。
实际上,自从2008年我市开放校园体育场馆之后,很多学校也很“敏感”地拒绝外人进入,只有一部分学校,给予“常客”进入运动。居民对于学校的这些宽敞球场也只好望而却步。
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学校对外开放场馆,其实可以对居民进行有效的管理,比如办理“会员证”,当然需求提供身份证、工作证明,然后确定有效期,一定期限内需要“年检”。这样就可对进入人员进行管理,没有“会员证”不予进入学校。
这其实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因为进入学校运动的居民,一般都会是“常客”,而如果不是常客,也没有必要为了一次运动而跟学校较真。
所以说,“会员制”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这里面,学校还可以与社区合作,举办运动会、球赛等等,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并不仅仅是向居民开放场馆那么简单。这样,学校与家长之间、学校与居民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加密切,既促进学校教学,又能够解决居民的运动难题,可谓一举多得。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