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越来越多的市民有了出去运动的想法,在民意网上,要求小学操场对外开放的呼声也更为强烈,记者采访发现,因场地等原因部分小学暂未对外开放操场,已经开放操场的小学,则对后续管理上出现的难题束手无策。
“掉毛”操场难开放
市民王女士在民意网上反映称,她居住在甘井子区前程街一带,每天晚上,附近退休的居民都喜欢出来运动运动,希望家门口的知远小学能对外开放,方便大家活动。
针对这一诉求,记者联系到了甘井子区教育局安体卫科相关负责人梁老师,据介绍,知远小学操场是人工草皮操场,已经使用近5年,草皮接缝处有翘起,草皮表面磨损严重,掉毛现象极重。如果将操场对外开放,成人进入活动后,会加重操场的磨损度,掉毛现象会更加严重,楼内环境定会苦不堪言,这样势必会给学校和师生在资金和清理上增添过重的负担,尤其是将不能保障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鉴于以上特殊情况,不能对外开放。
向小区物业借人看门
在民意网上,关于开放操场的声音此起彼伏,各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在区教育局的督促下逐一开放操场。甘井子区金南路小学总务处李主任告诉记者,根据《大连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指导意见》学校操场2010年前后对外开放。
市民的涌入首先带来了环境问题,“一个礼拜能清理两到三坨大便,在绿化带上小便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其次,学校缺少管理操场的人,“我们操场门朝西,正门朝东,就一个保安没法兼顾。 ”后来由于设施损坏严重等问题,学校不得不在2013年进行封闭管理。在小区居民的强烈要求下,学校和小区物业协商后达成一致,由小区保安负责看守操场的门。封闭一个月的操场又开放了。
中山区拟就开放操场进行试点
市民王先生在民意网上留言称,中山区葵英小学以往在节假日及寒暑假都能够开放,让市民有休闲锻炼的场所。现如今4月,阳光明媚,温度适宜,本要带着孩子锻炼身体,亲近大自然,却连连吃到闭门羹。
中山区政府回复称,经调查,中山区中小学学校操场面向市民开放工作正处于调研阶段,所以区内所有中小学操场均没有正式向周边居民开放。鉴于操场开放将对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安全、设施设备损坏等产生相关问题,教育局拟在具备操场开放的学校进行试点,不断完善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做好此项工作。此外,香二小学计划于2014年5月1日起正式向辖区居民开放。
难题
市民发生事故谁来负责?
虽然操场又开放了,但问题却没少,市民还是不听劝地在操场上骑自行车、滑旱冰。 “我就经常看到俩自行车撞到一起,每次都特别担心。 ”李主任表示,虽然有了保安,但操场上居民的安全没法管,学校最怕出了事故担责任。
设施磨损谁掏维修费?
本市几年前,先后五次修改形成的《大连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先行试点开放的市内四区,由市财政对符合开放条件并经主管部门审查合格的学校,根据学校与社区所签协议,按照每校2万元给予一次性启动资金补助。
甘井子区金南路小学总务处李主任告诉记者,这笔钱学校从来没有收到过。据介绍,居民来骑自行车,滑旱冰对塑胶跑道造成损伤较大。“修一次操场地面得花三四千元,墙边的排水设施、瓷砖也有被踢碎的,维修篮球架、篮板、健身器械等也得花费三四千元。”他表示每次大修都得花费万元左右,开放后学校至少组织了两次大修整。
学生安全谁来保障?
4月初,市民夏先生在民意网上反映称,西岗区新石路小学周末禁止市民进入活动。对此,西岗区教育局回复称,学校操场当时是暂时封闭,原因是自昆明事件发生后,辖区民运派出所管片民警到校巡查,认为学校所处地理位置比较偏,校舍周边封闭不太好,人员复杂,要求学校随时随地关好大门,严防外来人员进校。鉴于这种情况,学校研究决定暂停开放操场。随后,区教育局安体卫科接到居民电话反映该校操场不开放事宜,与校方沟通后学校再次开放操场。昨日,记者致电新石路小学门岗,门卫表示,学校操场已经向市民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