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媒体下基层采访团”在北京市房山区采访了解到,通过强化政府引导,房山建成了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社区体育场地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解决困扰城市社区体育场地管理、使用等出现的问题提供了经验。
据了解,通过加强设施建设和管理,房山群众健身环境日益改善。房山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了区政府实事工程和折子工程,建设了遍布全区所有村、社区的基层体育设施和场地,基本满足了群众健身需要。据北京市体育局李华君介绍,为解决老百姓身边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条例》,新建小区规划要留出群众健身的场地,由政府划拨土地,进行规划建设,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被挪用或占用等问题,业主往往投诉无门,甚至法律也出现盲点。良乡的经验是由体育部门统一管理,体育场地切实用于群众健身,真正做到体育惠民。
良乡体育中心一期已建成的综合训练馆每年承办50余场大型活动和赛事,接待健身群众超过10万人次,游泳馆年接待健身群众5万人次,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建设、运营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良乡体育中心二期体育场和大众健身馆建设顺利,预计2014年底竣工。 据介绍,房山区先后成立体育协会24个,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2591名,体育项目裁判员1197名,争创社区健身俱乐部5家,特色村11个,体育生活化达标社区42个,群众体育组织覆盖延伸到了全区各村、社区。每年举办“体育三下乡”、“一镇一品”群众体育品牌创建、全民健身大讲堂、健身项目推广等多项活动,将全民健身服务指导送到百姓身边。完善的体育组织,丰富的服务项目,逐步构建了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通过创新比赛内容和形式,房山群众体育活动精彩纷呈。近两年,房山融合区域文化和体育赛事,打造“一区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平台,先后举办了 “争霸?天下第一坡”越野挑战赛、高尔夫球冠军赛、中国中式台球锦标赛等一大批高端体育赛事,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使得区域形象和办赛经验获得了双重提升。另一方面,传统特色体育活动也大放异彩,业余足球顶级联赛,体育舞蹈公开赛等大型体育比赛每年举办40余项次,内容涉及20余个体育项目,最大程度上活跃了全民健身氛围。高端赛事和特色活动的蓬勃开展让群众享受到了体育的发展成果。
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房山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秉承“赛事促项目、项目促产业、产业促发展”的发展理念,房山紧密结合山区替代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融合农业、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了汽车运动、高尔夫运动、台球运动等一批特色体育产业项目,作为朝阳产业,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增添了动力。全区体育经营活动连续9年安全无事故,体育市场监管工作的突出成绩,为房山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