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慕尼黑,一项规模宏大的建筑工程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它流光溢彩与众不同,魔法般地俘虏了市民们的心,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地平线。两位设计师挑战并超越工程学上的绝对极限,他们的宏伟巨作,就是作为德国世界杯揭幕战场地的?安联体育场。
慕尼黑是德国一座位于伊萨尔河畔的城市,以融古老传统与现代前卫于一体的建筑风格闻名,还有因多次主办世界级国际体育赛事为荣的经历。 建于1972年的奥林匹克体育场落成时曾经以颇具革命性的帐篷式屋顶结构闻名,但在30多年之后,它已经无法满足世界级体育赛事的需求。慕尼黑市准备在两年内建成一座崭新体育场的想法一经公布,世界各地的设计师竞相争夺,试图设计出能与1972年这一杰作媲美的方案;最后,一家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公司胜出。

享有盛誉的建筑设计师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和皮埃尔?德?缪隆(Pierre de Meuron)曾设计过几幢不同凡响的欧洲现代建筑,但建造一座能容纳66000名球迷的前卫体育场是他们迄今为止遇到的最大挑战。30多年来,他们的作品一直让世界惊叹。
雅克和皮埃尔:“我们一开始就想把这个体育场做成一个真实可感的物体,而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构架。它应该独一无二,不同于我们以前看到的任何体育场。”
可容纳66000名观众的庞大规模只是新工程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它将有7个独立的公共空间,分别为运动员、记者、贵宾、工作人员,保安人员和普通观众等设立。但在体育场建成之前,工程队还要经过漫长艰苦的奋斗。这个大工地成了大批工人和成百上千台重型机械的“家”,甚至还有自己的水泥厂。工程队只有两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项规模巨大的工程。
项目经理布雷德•劳施负责安排建筑工期和组织后勤,他曾在1972年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工程中担任建设经理。布雷德这次负责控制这项巨大工程的预算:“对我来说,关键不是动工的那一天,而是我们意识到原来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已经不能满足世界杯足球赛需要的时候。”

德国取得世界杯主办权的那一刻,就是工程开动的发令枪。不仅如此,开幕赛还将在慕尼黑市举办。根据规定,只有至少已使用过一年的体育场才能获得举办开幕式的殊荣。这就要求体育场必须遵守落成的最后期限。营建工程变得十分紧迫,几乎不可能如期完成,却又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工程师斯蒂芬•韦尔斯泰因很清楚,情况对工程队非常不利,但他相信,惟一的办法就是谨慎地将整项工程分成几个阶段后逐步进行:“我们打算从南侧动工,从慕尼黑1号工作区开始向北边施工,同时逐渐增加新的施工单元,最后再把所有的部分连接起来。 ”如果冬季施工的时候出现无法作业的情况,第二年开春就需要增加劳动力来追赶进度,这让他们机动支配的余地很小,因为任何工程进度上的问题都会大大增加成本。高达3亿4千万欧元的预算这座体育场的成本创造了历史之最。而工程队最担心的还是时间问题。两年的时间听起来不短,但对这样一项庞大的工程来说,实在是太紧迫。
动工后随时会发生突然事件。挖掘机在工地里挖出了令人胆寒的东西?一枚500公斤重的空投炸弹。工程暂停,特种部队被召唤前来,四处寻找其他未引爆的炸弹。二战期间,这里曾经有一家重要的兵工厂,盟军轰炸机还经常展开轰炸。美国的B-17飞行中队每次行动都会投下多达18吨的炸弹。慕尼黑北部的郊区至今仍散布着许多尚未引爆的炸弹。一旦挖掘机引爆一颗炸弹,司机和周围的人就会被炸上天。
人群已经被疏散到1000米以外。警方发言人认为很快复工的希望不大。对于项目经理布雷德•劳施来说,重型机械和昂贵的起重机被这样闲置,才是真正让人担心的问题。布雷德让其他施工区继续进行,拼命弥补损失掉的时间。危险排除,工地上恢复了活力。22架起重机(有的高达70米)几乎一辆挨着一辆,需要操控时候非常精确。
8个月后,新安联体育场开始初具雏形,独特的设计风格越来越明显。它的目标是营造一种使所有人都不拘束的整体空间氛围。在建造过程中,这一主题反映在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劳动力中。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1500名工人参与工程。包括德国人、奥地利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俄罗斯人和意大利人。面对这样一支国际工程队,后勤工作很有挑战性。
由于这个钢筋混凝土结构非常庞大,体育场必须能承受重压,如果压力超出了混凝土的强度范围,就会引起可怕的后果。每一批混凝土,都要经过一套复杂的检验程序。首先分析黏稠度,取一块样品在与施工条件相同的环境下进行硬化,之后称重、测量,测试它的承重力。66000名狂热球迷的人身安全,全靠这些工作来维系,但当他们沉浸在比赛高潮中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这一点。
根据设计草图,整个体育场一共7层,由350根混凝土柱子支撑。为了使柱子撑起1000吨的超大负荷,先要在模子里将混凝土浇铸成型,然后送进离心机,用相当于9倍重力的力量进行压缩。一种表面极其光洁的超强材料就此生产出来。制作做这些柱子,一共用了20万立方米混凝土,足够建成一座10米见方,高2000米的塔,或者填满近3000节火车车厢?一列绵延40多公里的火车。
天气也不配合。由于温度很高,因此必须不断往新浇铸的混凝土上喷水,才能减缓硬化,保证强度。工作时间延长到了晚上,两支施工队日夜不停工作。等待换班的下一班工人就睡在附近的拖车里。
足球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世界性运动,它使成千上万激情澎湃的球迷聚在一起。但类似1985年海瑟尔惨案的事件,仍提醒人们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以及在设计中考虑突然情况的重要性。最现代的体育场,也将有最高的安全度。
罗伯特•哈斯勒负责安全工作:“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用安全且舒适的方式控制巨大的人流,让人们安全地进出体育场。”
设计者把高速公路上的行车道数目增加了一倍,铁路线也几乎伸到了体育场门口。为了鼓励观众放弃开私车而乘坐火车,官方增加了通往体育场的火车班次。在开赛前和比赛结束后,火车的车次甚至增加到每两分钟一列,每小时的运力达到21000人。
我们处于一个国际恐怖主义的时代,及时且安全的疏散尤为重要。安联体育场的设计可以保证所有人员在15分钟内疏散一空。在计算机的模拟下,设计师规划了出场通道和内部通道,使人们逃离体育场所需的时间减到最短。
所有的座位模块和楼梯都是现场组装,每块模块重达18吨。全部的模块有1000多块。这项工作,需要起重机、电缆和绞车之间的小心配合。看台铺好后,单个的观众椅,将被安装到三个环形底座上。这种三排式的设计可能有些复杂,但这对于实现设计者的一个重要目标至关重要?让观众近距离观看比赛。
下层看台能容纳20000人,中层看台24000人,上层看台则能容纳22000人。球迷甚至可以在7.5米远的距离欣赏英国球星哈格里夫斯在场上的风采。这种革命性设计的体育场将会改变比赛本身。球员们将会感觉到来自背后66000人巨大的支持,比赛将会更加刺激兴奋。
随着建设工程转入下一个阶段,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又出现了?钢顶结构。他们需要采用不同型号的,钢梁和柱子组成的复杂结构,这将是工程学的杰作。起重机能够到更高的高度,因此施工队依靠履带式RK-500之类昵称为“大男孩”的超级起重机。在108米的高处,“大男孩”是名副其实的巨人。操作手霍尔格•普瓦尼:“打个比方,如果说其他的起重机是国家级,那这一台就是冠军级。”起重机的承载重量越来越大,它自身的重量反而相对更轻了。能够运载88吨重物的“大男孩”的自重仍然保持在250吨。
操作手霍尔格:“以前组装起重机,我们需要整整一个星期;你知道组装这台我们用了多久吗?15个小时。”
构成馆顶的钢框架由一个个独立的组件组成。每个组件都必须用起重机吊到50米的高处后再进行组装。最长的桁架长65米,重达100吨。主梁的排列,就像自行车车轮上的辐条。工人们的动作必须精准迅速。两班工人轮班进行,他们要从早上6点半一直工作到夜里12点。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