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场疫情,下半场经济。”当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很多企业陆续迎来复工复产。疫情面前,企业各自的复工情况各不相同。然而,复工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体育设施制造企业复工情况如何?制造企业该如何做好复工呢?

大茂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砚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
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让大茂新材公司在2020农历新年后乱了方寸。一方面员工返岗难、物流运输难、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难、企业自身防控难。另一方面30000多平方米的跑道和球场订单无法开工生产,尤其是外贸订单,更是火烧眉毛。已下订单客户有的一时不接受中国疫情是“不可抗力因素”的解释,公司将面临较大损失。
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分析疫情。企业在二月初召集主要管理人员,商量对策,决定从正月初十开始,全员钉钉网上办公。同时积极为复工做好以下准备:一是,响应政府号召抓防疫,严格防控措施,做好员工关怀,每个员工每天网上申报自查体温,非生活必须严禁外出,确保自己和家人不被感染。二是,准备充足的防疫物资,防疫方案、静待疫情好转准备随时复工。三是,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落实原材料采购合同的货物数量,锁定对方库存,一旦物流开通,马上启运。
由于政府支持到位、企业筹划得当,措施到位,大茂新材于2月12号首批被允许复工,并且于2月17日复产。目前无一人感染或被隔离,复产产能已经达到正常产能的70%。在库存原材料尚有富余的情况下,第一批采购原材料于2月18号运抵工厂。
在复工这个过程中我们积极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非常时期见真情,贵阳市政府和贵阳综合保税区出台了很多对我们中小企业很有帮助的政策。从税收到生产流动资金贷款,成本控制、人员社保、工资、及一些专项资金的补贴等等一系列政策,令我们特别感动的是,综保区在了解到因复工公司口罩紧缺,后经多方协调,紧急送来了20000个口罩。政府职能部门给企业送来“缕缕春风”,解决企业复工的燃眉之急。
共同打好抗疫复产这场大仗,首先是安全生产做好防疫,然后是考虑市场需求。因受疫情影响,复工后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工期都将延后,大家都要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行业将面临着工期的缩减,人员紧缺等问题加,施工人员和周期将面临巨大压力。由此我们与陶氏化学联手打造的水性预制型环保跑道将考虑到以上因素,材料属于水性材质,完全没有刺激性的味道,产品一次性在工厂成型,大大减少了人力的输出,可以与学校正常教学交叉或同步作业而不产生影响。根据跑道建设标准不同可以做到7-20天交付。健康环保的水性卷材让孩子们可以早日在健康场地上自由的奔跑!

绿城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成冬来
“复工和防疫是摆在制造业面前同等重要的课题。”
数据分析、用心部署
疫情当前, CGT绿城体育在一月底就根据疫情实施了一系列的行动。我们认真了解疫情后,当即成立了集团公司层面的“疫情应急和战略管理小组”,由集团各董事、高管分工落实了从疫情期间管理体系、财务统筹信息整理汇总、风险分析评估到员工状态统计、心理疏导、员工实际困难解决等一系列的相关举措。并向子公司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医疗机构进行了专项捐赠和派遣志愿者。目前,绿城在防疫防控上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防控为首 安全第一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各类企业承受着巨大资金压力和经营压力。如何应对当下严峻的局面,考验着每一个企业及其管理团队。对制造企业来讲,从采购、生产、运输、安装服务及宣传推广等一系列问题都受到此次疫情的严重影响。 改变、调整是应对本次疫情影响下企业必须思考和开展的工作。
复工和防疫是摆在制造业面前同等重要的课题,CGT绿城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和措施:
1、为配合国家整体防疫形势的需要,企业两次延长了复工的时间,并为复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CGT绿城成立疫情防控小组,以企业主要领导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定防控规划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落实人员管控、环境消毒、物资储备及制定防控时间节点表等工作。同时,在企业内组织宣导国家官方疫情信息,解除企业员工思想上的顾虑,科学应对疫情。
2、开展全面的员工健康摸底排查
复工前,企业通过互联网渠道,对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及居住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确保排除输入性病原的发生。复工后制定《返工员工健康实时登记表》制度,继续持续跟踪员工的健康情况,帮助企业随时了解掌握员工的健康状态。
3、返工员工的个人防护
返工后,为保证员工个人的健康防护,公司除准备了必要的防护物料,做好隔离,同时也鼓励大家在疫情防控期间,尽量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工作沟通和传达,减少密闭空间人员大量的聚集。
4、办公环境的消毒
每天组织专人对企业生产、办公区域进行全面的消毒和防疫处理,并做好消毒登记管理。
5、外来人员的管理
疫情防控期间,减少外来人员的到访,尽量采取线上沟通和交流的方式,确需对面沟通的,需做好人员的登记和消毒防控措施,避免病原的带入。
6、应急处理
返工期间,做好应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发生发烧、咳嗽等疑似病症的人员时,及时通报和观察,做好随时隔离的准备。
由于受疫情影响,目前部分省市交通封闭,导致外地人员无法及时返岗,另外返回工作地后仍需隔离14天,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岗位人员空缺。招聘方面也同样会受疫情影响,增加招聘难度。复工后的疫情防控难度加大,也是企业担忧的一个问题。同时,由于延迟复工及全国防疫工作的大环境,前期的经营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公司的现金流、客户服务、市场需求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广州恰好时体育设施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晶晶
“加快产品智能化的转型 ,赋予传统的体育基础设施产品更多科技的元素。”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企业也会对自己的战略布局作出调整,首先是加快产品智能化的转型 ,赋予传统的体育基础设施产品更多科技的元素,其次是打通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的模式,深化完善线上服务平台。还有就是继续加强与各个赛事的深入合作关系,众所周知,赛事是体育行业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板块,但我们仍然非常看好疫情过后赛事产业的发展前景。赛事也一直以来是恰好时向市场展示新产品的重要平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支持中国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

盟多地板(中国)有限公司体育事业部中国区销售总监孙学峰
“一次疫情动摇不了市场发展的根基,却可以加速市场变革。”
疫情来势汹汹,给我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足够的思考时间。意大利盟多属于国际型的企业,原材料和生产主要进口,在生产制造方面没有太受疫情的影响。但制造业属于传统行业范畴,运营方面很难简单借鉴互联网模式,从营销上看也很难短时间实现线上销售。目前企业采取弹性上班制,为了避免人员密度过大工厂除了必须到厂上岗员工外,其余依旧在家办公,行政人员也采取轮值工作制度,且值勤总人数有明确限制。
我们一直在探讨市场的变化,这是与时代的变化相结合的。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度过了野蛮增长期,旧的思维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老的商业模式也必将被新时代淘汰。一次疫情动摇不了市场发展的根基,却可以加速市场变革。这对于机制灵活,管理优异,文化卓越,适应能力强的企业必将赢得新的机遇!相信,对于体育行业而言,将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商机。

广东川奥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克勤
“早期主抓外贸,后期主攻国内市场,通过两手抓是让企业安全渡过2020年。”
2月13日,川奥在迎来了第一个开工日,积极响应国家防疫政策,采取办公室人员、销售人员在家线上办公,线上调度的原则,因为外贸业务出货压力,在当地政府严格审查后允许只小规模复工,主要是为了缓解外贸业务的困局,所有的国内业务都只能暂缓。
川奥在产品上一直追求精益求精,在这近几年投入了上千万的资金改造升级生产设备及服务,目前部分生产线可以全自动生产了,工厂所需工人也在大幅减少。在未来企业将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智能自动化生产上,未来争取在制造生产上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目前公司采取的战略是,早期主抓外贸,后期主攻国内市场,以此来达到平衡,缓解目前国内市场带来的冲击,通过两手抓让企业安全渡过2020年。
笔者也电联了目前一些复工的企业,了解到其实目前真正要做到真正的复工复产很难,例如广州腾威科技虽然已经复工,但主要到岗人员是本地的文职员工,生产岗位的只有1/10的人员到岗,人员的出行困难、原材料紧缺、资金都成为了制造企业复工的难点。如此的问题也是很多公司同样面临的状况。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复工潮下,我们调研的企业有顺利复工的,有的也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各企业要借助各方力量随时为复工、复产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希望更多的社会主体来关注和正视体育设施制造企业的复工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