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及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大运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申办表彰暨动员大会上获悉,深圳为办大运承诺投入的54个体育场馆中,32个在现有基础上修缮改建的场馆和22个新建场馆全部要在2010年12月31日前竣工并交付使用。
市长许宗衡昨天在部署下阶段大运会筹备工作时要求,监察部门等要对大运场馆项目建设的进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不按要求落实,推诿拖拉,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监察部门要严厉问责,严肃追究项目主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据悉,大运场馆建设将与全市绿化和提升环境水平相结合,充分体现环保理念,办“绿色大运”。在推进场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大运会赛事需要和全市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综合考虑比赛场馆的规划布局,尤其注意特区内、外体育设施的协调发展,以及高校及部分中小学校的教育需求,实现体育公共资源的均衡化、合理化、科学化布局,基本满足市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此外,场馆的规划布局还将充分结合现有和规划建设中的城市交通路网体系,既确保满足大运会期间交通出行方便的需要,又尽量避免道路的重复建设。
此外,我市还将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构筑一个“世界级、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人性化和生态化”的新型综合交通体系,满足第26届大运会和城市中长期发展的需要。除确保2011年6月底前完成155公里轨道交通建设目标外,为配合大运会举办,地铁3号线和国道205改扩建工程将在2010年建成并试运行;横坪路、沙荷路、红棉路将在今年底通车,北通道、龙坪路、碧新路、深汕公路、坪西公路改扩建工程等区内主干道将在大运会前全部通车。龙岗中心城区和各街道中心区的断头路将全部打通,形成以轨道交通为轴心、高快速路网为骨架,主干道、次干道和微循环相结合的高效路网系统。并完善道路监控系统,利用城市快速路网、主干道和联络线,为大运会建立专用道路系统,科学合理设置交通引导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