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市很多城区中小学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严重不足,从今年起,北京市将重点规范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标,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争取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免费或优惠地向周边学校开放。去年12月25日,“2007年北京市中小学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现场会”在密云召开,市教委副主任杜松彭、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李壑等出席,全市各区县教委的有关负责人和体育教研员参加了现场会。 与会人员在参观了密云县部分中小学的体育场馆并观摩了一些学校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后,都对该县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积极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做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穆家峪中心小学,记者看到,所有的篮球、足球都放在操场边上的一个由丝网做成的“柜子”里,学生一下课便蜂拥而至,从“柜子”里“抢”了球就到操场上玩了起来;有的学生在操场上玩起了推铁圈、踢毽子的“游戏”;有的三五成群,或单个跳绳,或集体跳绳;还有一些没有“弄”到体育器材的学生则在操场上开始跑步……整个运动场上气氛热烈,喧哗声不绝于耳。密云县、顺义区和宣武区还分别在交流会上介绍了各自在开展课外体育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中学的生均活动场地应为3.27平方米,小学应为2.7平方米,但现在,北京很多城区内的学校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一些学校的生均场地面积甚至只有1平方米。 “本市将重点规范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标,教育部门应将生均场地面积纳入对学校进行评估的指标之一。”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体育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都要向学生开放,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也要争取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免费或优惠地向周边学校开放,以缓解城区学校运动场地不足的情况,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真正落到实处。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