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30年,重庆经历了由单列市到设立直辖市。在这期间,我市运动员共获得51个各类世界冠军,81个亚洲冠军。日前,市体育局副局长徐青表示,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健康重庆”的目标,要求完善全民健身功能,加快大众体育设施建设,推动我市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建基层组织助全民健身
目前,全市92%的乡镇和30%行政村成立了各种农民体育组织。创建56个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4个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42个市级群众体育协会,培养了931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区县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点19个,初步形成群众体育组织网络。2007年,我市举行各类规模以上(1000人)群体活动达到2560次,参加人数突破500万。
运动员获51个世界冠军
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我市开始调整训练项目和改革训练体制。重庆优秀运动队由1978年的10个项目,发展到目前的17个项目,运动员由150人发展到556人。
30年来,重庆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上取得可喜成绩。直辖前,田径运动员李涛、罗欣多次打破亚洲纪录,举重运动员张勇成为中国举重史上83公斤级首位打破世界纪录的人。直辖以来,我市羽毛球混合双打、女子双打达到世界水平。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重庆运动员张亚雯获得羽毛球女双铜牌,实现我市运动员奥运奖牌“零”的突破。30年来,重庆运动员共获得51个各类世界冠军、81个亚洲冠军、195个全国冠军。为国家和重庆争得了荣誉。
每年千万发展区县体育
目前,全市2400个行政村分别建起了一个篮球场、一副篮球架、两副乒乓球台,使广大农民享受到体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我市打造的“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工程”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20大全民健身活动基地之一。全市有35个区县先后启动了活动场地建设,新增全民健身场地400余万平方米。
截至今年8月,我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2372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68平方米,场地总数比2004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时17351个增加了6370个,人均面积比当时的0.51平方米增加了0.17平方米。
“但这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徐青称,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投入2800万,专门新建区县体育场地。同时下达到2012年,所有区县都要建成一座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的目标。
1.5万人体育馆明年开建
市体育局副局长徐青称,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健康重庆”。结合我市体育工作实际,市体育局正着手打造“四大体育中心”。即打造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预计明年开工;今年开建坐落在大学城的市竞训中心,占地530亩;打造武隆仙女山青少年户外活动中心;打造奥体竞赛和表演中心。预计明年新建奥体中心综合馆、小球馆和体育公园,使其成为举办国际国内大型单项赛事的西部竞赛场所。
“奥体1.5万人综合体育馆明年开建。”徐青介绍,目前全国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拥有1.5万人体育馆。重庆作为全国第四家拥有1.5万人体育馆的省市,预计工程于明年开工,占地4万平方米。同时开建的还有奥体小球馆和体育公园。3项工程总投资1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