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学校体育场经常人满为患。
天气渐冷,热爱跳舞、打球健身的市民不得不考虑“转战”室内,但动辄数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场地收费却让老人和孩子望而却步。而且,全市开放的场馆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据不完全统计,约三分之二曾承诺向社会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馆如今因安全、资金等原因“变了卦”,即使开放的场馆也人满为患。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体育场馆协会副会长霍建新建议政府予以补贴,鼓励场馆开放并为前来健身的市民买单意外险。市体育局表示,明年全市将再建30个专项球类场地并推广“健身一卡通”。
市民反映健身进场馆价格让人却步
■市民露天边跳舞边吸尾气
5年来,王女士每天早上都到街头小花园和30多位姐妹一起跳舞。“天冷了我们也在这儿跳,这里每月只象征性地给老师交10元钱,要是另外找室内场地,肯定没这价儿了。”不过,她也有些无奈,“我们一边锻炼身体,一边还得吸着汽车尾气。”
■孩子打球要钱家长吃不消
“孩子老跟我伸手要钱,说要去打球。”家长张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羽毛球每小时40元,乒乓球20元,室内篮球甚至更贵,要几百块,“锻炼是好事,我也想跟孩子一起打球呢,可一个月下来几百块钱还是有点吃不消。”他抱怨说,学生到本校打球就不应该收费。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体育场馆收费价格对普通市民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北工大羽毛球馆周一至周五非上课时段定价为40元/时和60元/时,周末为50元/时和70元/时;本校学生可享受不分时段的优惠价格30元/时和40元/时。八中表示,羽毛球场地已被整年预订了,一块场地一年大约六七千元。什刹海体校羽毛球馆塑胶场60元/时,木地板50元/时。北京八中篮球馆500元/时,两个小时起订。广渠门中学乒乓球台案用的是篮球馆的场地,整场两小时600元。
记者调查过半学校场馆爽约没开放
2005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本市拥有各类体育场地共12106个,标准场地全天开放及部分开放的占58%;非标准场地开放率为77%。“其中大部分场馆在学校。”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体育场馆协会副会长霍建新表示。
■预订学校场馆半天白忙活
2007年,本市下发文件要求拥有200米以上跑道的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或排球场、健身器材(含乒乓球台)的中小学向社会开放。但记者调查发现,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校兑现了承诺,超过一半的学校均“变了卦”。
按照市体育局网站上公布的《北京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名录》,记者致电城八区的15家中小学和1家体校,其中只有5家明确表示对外开放,5家拒绝开放,另外6家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忙了半天,记者也没订上场地。
能对外开放的5家中小学中,北京四中表示只有11点到13点有空场地,“但您得下周再来,本周都约满了。”广渠门中学干脆说只有周一、周四和周五3个工作日下午可以安排,其余非教学时间都被半年、一年地整体预订出去了。
育才学校、人大附中等学校均表示本校的体育场馆不对外。首医大附中干脆说室内篮球馆已经改作餐厅,目前只有室外场地。
■小区会所不愿意接待外人
与学校人满为患相比,荣尊堡国际公寓、珠江绿洲等高档住宅小区配建的健身会所却显得空空荡荡。“业主都不同意。”顺义某别墅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业主们说当初选择在此买房,就是看中这儿有大型齐全的体育设施,为此宁愿付出比别处多3成的购房款买房。业主反问:“如果开放了,那就是我付钱别人享受,那怎么行?”此外,对外来人员难于管理,甚至有不法人员进入小区盗窃、耍流氓、挑衅生事,而且维护保养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而对外开放的康体中心则大多价格不菲,比如位于建国门的长富宫羽毛球馆周末价格为80元/时,乒乓球一律30元/时。
原因分析成本和责任阻碍“开放”步伐
成本和安全责任是学校不愿向社会打开体育馆大门的主要原因。霍委员分析认为,除去水电开支外,运营人工成本和场地器材折旧费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即使按资本运作的市场规律来经营,体育场馆的收费也难以抵得上其成本和维护费用。他以大学生体育馆为例,亚运会后,该馆曾经闲置,到1991年1月才有偿开放其中的羽毛球馆。收费从每小时5元涨到现在的每小时60元。“但其收入也仅仅只能用于小规模的维修维护。”
安全问题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尴尬。某校老师直言,学校的主要责任是教学,能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不出意外已属不易,课余时间学生在学校场馆发生人身意外事故,或者年轻人打球时发生争执,“这个责任我们负不起。”
部门回应
市体育局规划处:
明年新建30个球类场馆
“目前全市有6000余个全民健身器材场所。”市体育局规划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1998年开始,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引导资金在街道、社区、公园和学校等地配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截至去年共配建了6069个。“今后将不再大规模新建健身设施,而是修缮。”
该负责人表示,从2006年起,截至去年底,共建专项球类活动活动场地90处。“按计划是每年新建30处,到2010年‘十一五’期末,全市将有180处专项球类活动场地。”
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
今后将推广健身一卡通
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负责人表示,类似“公交一卡通”的储值式“健身一卡通”已经在石景山区率先投入使用,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发放范围。持“健身一卡通”不仅能预约场地,还能享受7到9折的优惠折扣。目前,全市已有60家体育场所签约,其中包括部分奥运场馆。“老人、学生等特殊人群,在上午至下午5点前的非黄金时段还可享受优惠。”
市发改委:
场地费定价无明文规定
记者就体育场地票价致电市发改委12358价格热线,工作人员表示,体育场馆虽属于公共场所,但本市并无这方面的明文规定,由各家场地根据市场状况自主决定价格高低。
晨报记者 姜葳/文 景一鸣/摄
●委员建言
政府可补贴鼓励场馆开放
可由政府通过财政支付、减免税收等方式对学校乃至奥运场馆运营单位予以补贴,以鼓励现有的体育场馆向市民开放。对于校方安全责任的顾虑,政府可出资为来场馆健身的个人上一定额度的意外险。
但公益不等于免费。有了政府的财政补贴,也就相当于替百姓负担了部分场租费用,让市民“进得去,用得起”,从而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更广泛、更高效地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