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资源网
头部广告一 头部广告二
设为首页 场馆介绍 视频频道 图片频道 场馆运营 国际专题 国内专题 企业专题 田协频道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首页->亚运会场馆规划引领广州发展 务实高效亮点多

亚运会场馆规划引领广州发展 务实高效亮点多

来源:场馆网       作者:Administrator        时间:2009-12-24

    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规划建设情况

    一、场馆建设计划

    广州亚运会设置53个比赛场馆、19个独立训练场馆,形成了多中心、多功能的空间格局,即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亚运城及花园酒店(总部酒店)周边场馆等五大亚运场馆群,并辐射到广州市10个区2个县级市和佛山、东莞、汕尾3个分赛区城市。

    二、场馆建设对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主办城市的重视。申亚成功后,广州市立即组织编制了《广州面向2010年亚运会的城市规划建设纲要》,并于2008年修编形成《广州2010年亚运会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面貌大变工程建设实施计划》,将规划重点放在凸现2010年广州亚运会城市形象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方面。总结起来,亚运场馆建设对城市发展有以下几项重要意义:

    (1)拓展城市空间结构。亚运场馆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能极大改善区域的环境,使区域功能、形象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催化周边地区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场馆合理分布,达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目的。亚运场馆规划布局与广州市 “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的发展战略相契合,其中,亚运城、南沙体育馆建设是南拓战略的重要节点,老城区场馆改造是中调战略的重要实施节点。

    (2)提升城市形象。体育场馆属于大型公共建筑,是城市的视觉中心,城市个性和城市形象的载体。因此,其外观设计及建设质量的好坏对城市形象将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亚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后向关联度强,拉动效益明显,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场馆建设项目可以带动一个城市乃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宾馆业、餐饮业、交通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保险业、传媒业、娱乐业、仓储业,运输业、广告业、印刷业、商品零售业等。

    (4)加速城市建设。亚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加速器。为满足亚运的需求,旧城区的设施得到更新替换,提高了生活环境质量;新区的设施得到高标准的配套,使新区的发展有了发展的原动力,加速新区建设。

    (5)提升城市软环境与管理水平。亚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不仅仅提升广州市硬件水平,更涉及到思想观念、运作机制、服务方式乃至居民文明素质、城市管理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三、场馆的赛后利用

    充分考虑赛后利用,让广大市民充分享有举办亚运会的成果是场馆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一)在场馆规划布局阶段,注重与城市的发展和社区全民健身需要充分结合。人均体育设施较少的地区通过亚运场馆布局,将得到有效缓解;大学城体育场馆得到充分利用,赛后可作为大学的体育教学活动场所,提高利用率。

    (二)在场馆建筑设计阶段,强化场馆功能设置的多样性,并采用简易、可拆除间隔等方式,注重解决场馆空间结构的可拓展性问题。充分体现节能环保理念,大量采用自然光、通风。例如,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将举办亚运会体操比赛,赛后通过简单改造即可满足篮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比赛需要,还能举办展览会、演唱会等多种活动。

    (三)完善场馆周边配套设施,打造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于一体,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活动中心。积极吸收国内外城市在场馆赛后利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考虑场馆的商业综合开发价值。

    (四)拓宽场馆建设投融资渠道,例如亚运会保龄球、高尔夫球项目利用民营企业场馆设施举办。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亚运城综合体育馆等新建场馆的经营管理模式。

    四、广州亚运城的基本概况

    “亚运城”是广州亚运会的重要特色之一。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亚运村-运动员村,还包括技术官员村、媒体村、主媒体中心、体育馆区、亚运公园(含沙滩排球场)、后勤服务区共七大部分。亚运会闭幕后,亚运城通过适当的改建,将成为一个完善的城市片区,推动城市整体发展。

    亚运城总用地面积2.73平方公里,赛时总建筑面积147.82万平方米,绿地率54.2%。

    五、广州亚运城的赛后利用

    广州继1987年举办第六届全运会造就天河新区,形成新城市中轴线,以及2001举办第九届全运会造就奥体新城,引发城市东进之后,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运城建设将大大加快广州新城规划建设的速度,促进城市南拓发展。

    亚运城作为广州新城的启动区,不仅要满足亚运会的举办要求,而且着重考虑了赛后使用需要。其中,运动员村、媒体村、技术官员村等居住建筑在赛后进行必要的改造后,将作为示范性的居住社区物业投放市场,带动周边城市区域的整体建设;主媒体中心赛后将作为大型商业中心;其余诸如中小学、综合医院等各类门类齐全的设施,赛后都将引进优质的教学、医疗机构。亚运城完善、高品质的居住、文化、体育、商业、市政等综合配套设施,必将进一步推动广州新城的开发。

    六、场馆建设的新技术、新理念

    亚运场馆建设和改造充分体现“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岭南特色”。场馆建设充分结合中国南方地区湿热多雨等气候特点,广泛采用自然通风、采光设计,并通过:1)广泛采用新型环保节能材料、隔热反射涂料,2)遮阳和附加隔热措施及屋顶、外墙、外窗节能技术,3)采光、通风、遮阳、照明节能综合控制技术,4)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等专项技术,努力实现建筑节能目标。

    亚运城综合应用了太阳能、水源热泵、分质供水、雨水综合利用、真空垃圾收集、综合管沟、建筑节能等工程新技术、新理念。建筑节能方面,运动员村、媒体村、技术官员村单体建筑节能率预计达到65%,超出了目前我国及广州地区建筑节能标准规定的50%节能率,具有较明显的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

    七、场馆建设进展

    为了满足亚运会举办的需要,场馆建设项目将从2010年3月起将陆续投入使用和准备测试赛。截至目前,亚运会12个新建场馆中已有10个场馆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全面转入后期外帷幕、室内装修、机电安装、弱电系统建设阶段。这10个场馆分别是:奥林匹克游泳跳水馆、奥林匹克网球中心、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广州自行车馆、南沙体育馆、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主体育馆、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黄埔体育馆、萝岗区新体育馆、广州飞碟训练中心。

    改扩建场馆中有4个已经改造完成,其他场馆正处于施工阶段。(1)广州体育馆、大学城铁人三项赛场、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佛山世纪莲游泳跳水馆改造已经完成,并且已经或将要举办大型国际赛事;(2)广州马术场土方开挖已于2009年7月完成,目前转入地上工程施工;无马属类疫病区建设方案已通过了农业部专家组评估;(3)奥体中心场改造进入收尾阶段,并于11月10日-14日成功举办了亚洲田径锦标赛;(4)天河体育场和天河体育馆的改造也已进入收尾阶段,建设和装修标准将作为其他改扩建场馆的样板。

    八、亚运城的建设进展

    亚运城于2007年11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按计划将于2010年6月建成并交付使用。目前,亚运城各子项工程已全线开工,总体进展顺利。其中,市政道路工程路和水利工程基已经完成,媒体村、运动员村共96栋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已于6月12日实现全面封顶。当前,市政道路工程已进入尾声,房建工程已全部封顶,样板房已经建成,进入全面装修阶段,亚运城医院、中小学等项目建设正按计划顺利推进。

    亚运场馆规划建设的重大亮点

    首先,亚运城选址广州南部,是规划中的广州新城的核心区域。其完善、高品质的居住、文化、体育、商业、市政等综合配套设施,必将大大加快广州新城规划建设的速度,促进城市南拓发展。这将是广州继1987年举办第六届全运会造就天河新区,形成新城市中轴线,以及2001举办第九届全运会造就奥体新城,引发城市东进之后,推进城市空间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第二,马术是亚运会必办的一个比赛项目。经国家批准,广州与香港赛马会合作,在原位于从化市的民运会马术场地基础上扩建亚运会马术比赛场地。2009年12月,亚组委与香港方面签署备忘录,香港赛马会正式投资、管理和赛后运营广州亚运会马术场地。该项目借助香港赛马会在马术运动领域的先进技术、设施和成功举办奥运会马术比赛的经验,通过合作,引入社会资金,举办一届精彩的亚运会马术比赛,并成功解决该场地赛后利用的问题。同时,为保证国际马术赛事的举行,建立国内首个国际认可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不仅成为亚运遗产,而且能够打通粤港两地马匹的自由进出,标志着国内的马匹检疫正式与世界标准接轨。我们相信,香港赛马会进驻广州从化,有望为当地旅游经济注入活力,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体育场馆是城市的重大公共设施。亚运场馆安排充分考虑广州市各区、县级市体育事业均衡发展的需求,采取了多中心、多功能的战略布局,将比赛、训练场馆合理分布到10个区和2个县级市;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场馆,适当新建,且新建场馆主要分布在体育设施不足的区和县级市,或者高校,以满足社区和学校的体育运动发展需求。总体上,亚运会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健身场所和更多的体育活动参与平台,利于倡导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广大市民共建共享城市发展和亚运会举办的成果。

    第四,锻炼和储备大批城市建设组织和管理人才。通过参与、组织和管理亚运相关建设,广州将锻炼和储备一大批城市建设方面的组织和管理人才,为城市建设和长远发展留下宝贵的人才遗产。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鍦洪璧勬簮缃
鍦洪璧勬簮缃
鍦洪璧勬簮缃
鍦洪璧勬簮缃
场馆资源网
天津奥力达胶粒销售有限公司 江门市长河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同欣 北京易思普 北京绿茵天地 华东控股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
 广州柏奥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会员制度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旧版网站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0-2006 北京体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TEL:010-58695680/1/2/3/4/5 FAX : 010-58695690 京ICP证030722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537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602号

场馆资源网 场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