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光比赛场馆就有53个,会不会太铺张?修建的板球场赛后会被闲置么?亚组委副秘书长田新德昨天肯定地表示,“广州亚运会是近几届亚运会中,建设场馆最少、用钱最省的一届亚运会。所有场馆都能做到最有效的赛后利用。”
新旧场馆结合利用
场馆器材部部长彭高峰表示,本届广州亚运会在场馆建设维护上不敢说是历届最低的,但是相比最近几届费用是最低的。据了解,广州亚运会共有53个比赛场馆和19个训练场馆,但新建场馆只有12个,尽可能多利用六运会和九运会留下的大批成形场馆。
此外,广州还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办赛。广州采用与香港赛马会合作的方式,在原位于从化市的民运会马术场地基础上扩建亚运会马术比赛场地,但全部投资都由香港赛马会提供,没花政府一分钱。但今后这个马术场馆不但能供亚运比赛使用,而且几千匹价值百万的宝马名驹从香港进驻从化,有望为当地旅游经济注入活力,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用本土人才组织赛事
除了少建新场馆省钱外,亚组委的另一个省钱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广东、广州的体育管理人才来办赛,为此甚至不惜“得罪”国际单项体育协会的官员。
田新德透露,本着“节俭办亚运”的原则,亚组委更多地聘请国内,特别是广东、广州有办赛经验的人才参与亚运筹备,“一方面可以给广东培养、留下一批体育人才,一方面也是出于节约成本的原则。”田新德特别给记者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我在赛前两年就把这些技术代表、竞赛主任请到广州,肯定要花费不少钱。但现在我们是赛前2个月才请他们来,这样就大大节约了成本。”
“省钱”并不意味着质量下降,据了解,为了办好亚运会,亚组委先后进行了手球、棒球、小轮车、垒球、摔跤5个项目的测试赛,此外,2009年通过世乒赛、苏迪曼杯羽毛球赛、亚洲田径锦标赛等国际大赛,广州也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