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缺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每天清晨,家住南宁市秀安路重机厂宿舍的葛女士和10多位中老年人,只能在友爱立交桥下的绿地做早操。绿地被晨练的人践踏,露出了片片黄土。葛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我们也不想破坏绿地,但秀厢片区都没有一处晨练的地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 不仅是南宁市,广西的其他城市以及乡村,公共体育设施还未完全满足群众的需要。昨日,自治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吴学斌委员代表自治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作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发言。
吴学斌委员说,近年来,我区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体育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体育事业经费和体育基础投资短缺,体育设施数量严重不足,现有体育场馆设施陈旧、功能欠缺、标准太低,各级业余体校训练场地缺乏、条件简陋,全区公共体育设施非均等化问题突出,体育场馆建设投资主体单一,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提倡全民健身,除了提高民众的健身意识外,还要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的设置。首先要制定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合理配置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完善公共设施布局体系。也就是说,要考虑设施分布的均衡,不能重城市而轻乡村、重一城区而轻另一城区。
同时,各级政府还应将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纳入本级“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按照“分级财政、分级负担”以及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集中财力重点扶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和县级以上重点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维修改造。参照教育、科技、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等部门的做法,将各级体育事业的支出纳入法定支出的范畴,出台政策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不低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比例。建议还包括,在南宁市规划建设一个广西民族体育训练、教育、科研、对外交流的现代化体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