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模式 既然已经加入WTO与世界接轨,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来讲,应当吸收发达国家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 根据建设环节确定三个阶段: 2.1建设前期 利用咨询公司(如果智能化专业技术人员不够,它可以分包/指定分包)确定其需求及预算,其研究深度比请单个专家要好得多。 2.2施工阶段 必须有智能化/弱电监理工程师负责,按照监理程序做到“三大控制”,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并且应当引入第三方检测机制。 2.3竣工验收 在承包商提交验收申请后,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所有智能化系统进行检测,给出系统整体判定。结合监理的监理报告、施工的过程资料,由建设方组织通过竣工验收。由于我国实现项目管理公司建设模式,这对于项目管理公司移交工程是非常有保证,不会有过多的麻烦。 3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结合我国其它建筑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模式,按照项目管理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3.1事前控制 首先确定需求定位一定要准确、合理、科学,应当引入专业咨询公司(智能化),由其进行需求分析及定位,确保不会缺/漏项,避免以后施工中发生增项。 然后按照需求分析(需经业主确认)进行设计并确定投资预算,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有利于评标时保证优秀施工承包方中标,达到控制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3.2事中控制 施工中采用智能化专业监理和第三方检测措施,严格实施旁站监理制度,进而达到保证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质量。 3.3事后控制 我国以往常“重建设轻验收”,验收往往是走过场,基本达不到检查评估的目的。所以作为智能化系统建设为了不出现“豆腐渣”工程,建议同样引人第三方柱测机制进行质量检测。由验收组依据此检测报告确定是否验收通过。 只要做到事前计划好、事中控制措施得当、事后评估检测验证过硬,智能化工程建设质量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4智能化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无论是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业主技术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目前对于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和产品及验收检测等相关知识都比较缺乏,这对我们的建设工程将是致命的“硬伤”。因为所有的智能化系统都是为“人”的使用而服务,这对我国相关的培训单位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在使用上,是有足够知识水平和素质的管理者比较缺乏。常因操作使用不当而造成系统不能使用,使其成为摆设,更甚者将使大家对智能化系统概念产生误解,如好多BA系统没有开通或存在问题,就有许多人认为还不如用人工的效果好,系统运行起不到应有的节能环保等效果。 总之,只有从技术、管理/建设模式、质量控制体系、人员技术培训等方面,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加大改进力度,才能使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建设得到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