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最核心的亚运村在内,番禺区辖内的40个体育场馆将承担亚运会18个项目的比赛和训练任务,那么在距广州亚运不到6个月的现在,这一亚运“主战场”如今已变成什么模样?昨日上午,记者一行参观了南村中学、番禺体校等亚运训练场馆,提前感受了亚运所带来的巨变。据悉,目前除了大学城自行车赛道及马拉松赛道外,包括英东体育场馆、10所学校场馆、大夫山场馆等在内的大多数亚运场馆已基本完成“华丽转身”,将以盛装迎接来自全世界关注亚运会的目光。
改建均系翻新原有场馆
“面子工程”?“费钱耗力”?广州亚运会向这些疑问说“No”。参观番禺体校时,记者便发现体校内的运动员功能房虽然在设施和装修上和南村中学是一致的,但是在布局和规模上,却有着较大不同,一旁参与学校场馆改建工作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场馆改建都是在原有场馆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据了解,番禺区全部4类15项改建工程基本上都是基于原有场馆的翻新和修整,除非经过专家组调研考察为必须,一般并不进行新的建设工作。根据各个场馆的具体情况或“淡妆”、或“浓抹”,真正做到了“绿色亚运”、“低碳亚运”。
比如将用于亚运会足球排球及手球训练的番禺区10所学校场馆改造的竞赛项目训练场,位于番禺区各镇、街的10所高中内,虽然10所学校场馆都将承担亚运会足球训练任务,从去年10月份起,便更换种植土,引进“兰引三号”草,但是考虑到其中番禺东涌中学和番禺体校已经种植了“兰引三号”草,便对这两所学校的足球草地以养护为主,并不像其他8所一样重新更换翻新,既节省了投资又减少了工程量。
细致严格执行亚运标准
提起亚运标准,老百姓总觉得是高规格大规模,但是亚运场馆的改建用事实告诉我们,亚运标准不仅在于其“高大”,更在于其不放过任何小处的“细致”。番禺区的禺山场馆改建,修整了厕所、淋浴间、更衣室、帐篷临时办公室、运动员临时采访区共20平方米,但就是这看起来不起眼的20平方米,体现了亚运场馆改造工作的细致入微。70平方米、90平方米、56平方米……许多场馆改建中这一个个不大的数字背后却是广州办好亚运的决心:严格执行亚运标准,哪怕是一平方米也不能放过。
小处尚且如此严格,大处更是丝毫不马虎。据介绍,对于将举行亚运会篮球比赛的英东体育馆,铺设场馆木地板2112平方米,更换座椅2200个,更换体育馆天花板6300平方米,翻新体育馆及训练馆外立面8000平方米,修补体育馆看台坐席,淋浴和卫生间设备、比赛器材以及改造音响、灯光等相关公用工程,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基本实现了“华丽转身”,准备以最完美的姿态迎接亚运会的到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仅该项目的投资估算便为2066万元,该花的地方绝不吝啬,该省的地方一定要省。力争完美,这才是亚运标准的真谛。
全民一心迎接亚运
亚运场馆的改建仅仅是政府、建筑商、亚组委的事吗?当然不是,全体的支持和理解是推动亚运场馆改建工程的最大动力。记者在南村中学看到,为了完成足球场置换草皮的任务,南村中学的学生们暂时不能使用足球场,正遇上一群学生在上体育课,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孩子们现在的活动范围少了一些,但是他们都知道这是为了迎接亚运,所以并没有怨言,反而会配合在其他地方活动。”而学校也相应地为学生考虑,想办法拓展其他场所给学生使用。
而在还被围封起来的足球场地边上,透过缝隙,记者可以看到一片绿色的鲜嫩草场,烈日下,五六名工作人员正用专业器械在场地内割草、洒水。据了解,足球草场的草皮使用了优质的足球场地专用草“兰引三号”,专业人员会每天对草地进行养护,甚至草的高度和湿润度都是完全按照专业标准。而为了防止草皮的损耗,在中山、新会、南沙等地还有专门人员养护备草区,真正做到万无一失。而在亚运场馆内,记者也看到了正在拖地打扫的工作人员,他们告诉记者,会每日例行打扫,以保证场馆的整洁、干爽。正是这种全民一心迎接亚运的情形,让我们有理由对6个月后这场家门口的盛事有更多殷切的期盼和参与的自豪。
|